传奇小说 女频言情 重回1958,我有一个百货超市小说
重回1958,我有一个百货超市小说 连载
继续阅读
作品简介 目录 章节试读

本书作者

喾虾一族

    男女主角分别是李辰溪辰溪的女频言情小说《重回1958,我有一个百货超市小说》,由网络作家“喾虾一族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对他们来说,这一捧花生已经是难得的美食了,毕竟他们天天吃的都是野菜。李辰溪刚到爷爷奶奶的家门口,就看爷爷正在摆弄着一把铁锹,来到近前,发现是木头做的把手那里断开了。“爷爷,我回来了。”猛然间听到李辰溪声音的老爷子,一把扔下了手中的破烂。“辰溪回来了啊!快进屋,吃了没,我让你奶奶给你做点饭”。老爷子朴素的话语中透漏着关切。李辰溪连忙摆手说道:“爷爷,我不饿。看看我给你们带了什么回来。以后啊,你和我奶奶就放心大胆地吃好喝好,我现在可以养你们了!”听到这一句“可以养你们了”,老头子差点没忍住掉眼泪。“好好好!咱家辰溪真是有出息了。”他欣慰地笑着说道。李辰溪从背篼里首先取出了剩下的花生,递给了爷爷,“爷爷,这些花生留着你下酒用。”他深知老爷...

章节试读

对他们来说,这一捧花生已经是难得的美食了,毕竟他们天天吃的都是野菜。
李辰溪刚到爷爷奶奶的家门口,就看爷爷正在摆弄着一把铁锹,来到近前,发现是木头做的把手那里断开了。
“爷爷,我回来了。”
猛然间听到李辰溪声音的老爷子,一把扔下了手中的破烂。
“辰溪回来了啊!快进屋,吃了没,我让你奶奶给你做点饭”。老爷子朴素的话语中透漏着关切。
李辰溪连忙摆手说道:“爷爷,我不饿。看看我给你们带了什么回来。以后啊,你和我奶奶就放心大胆地吃好喝好,我现在可以养你们了!”
听到这一句“可以养你们了”,老头子差点没忍住掉眼泪。
“好好好!咱家辰溪真是有出息了。”他欣慰地笑着说道。
李辰溪从背篼里首先取出了剩下的花生,递给了爷爷,“爷爷,这些花生留着你下酒用。”他深知老爷子平时就爱喝两杯,但家里条件有限,只有地瓜烧这种用简单工艺酿制、味道并不怎么好的酒来解馋。
老爷子一看这么多花生,顿时笑得合不拢嘴,“哦哟!这么多花生,真是太好了。”
他想着炒出来的花生米那香喷喷的味道,再配上酒,简直是人间美味,忍不住咽了咽口水。但最终还是理智占了上风,“爷爷先抓一把尝尝鲜,剩下的你拿回去。”
李辰溪笑着摇头,“爷爷,你就留着自己吃吧。我现在吃公粮的,不缺这些的。”
“嗯!公家好,公家好呀!”老爷子开心地说道。毕竟在这个物资紧缺的年代,采购员可是个香饽饽,能接触到更多的物资。他心想,这下孙子肯定不会饿着了。
接着,李辰溪又从背篼里拎出了一袋面粉,“爷爷,你和奶奶年纪大了,以后多吃点细粮,对身体好。”
老爷子接过来一看,惊讶道:“这是富强粉啊!”他知道,富强粉是现在最好的面粉,精细、面筋含量高、杂质少、颜色白。在这个年代,面粉分为1、2、3、4号粉,而富强粉就相当于原来的2号粉,质量上乘。
随后老爷子叹了口气:“这要是换成粗粮,可是能吃不少时间的啊!”
不过,他心里还是很感动的,觉得孙子比儿子还孝顺。
“这白面留着,用来娶媳妇都绰绰有余了。”老爷子感慨道。
在这个年代,农村里十斤粮食就能娶一个老婆,有些家庭甚至为了减轻负担,连彩礼都不要。
李辰溪笑着安慰道:“娶老婆的事,爷爷奶奶你们就别操心了。这面粉你们放心吃吧!”
说完,他又从采购篮里拿出了鸡蛋......
“还有这鸡蛋,哎呀,糟糕,有两个已经破了。”
李辰溪惋惜地说,老爷子闻声转头,果然看见两个破碎的鸡蛋壳,蛋液已经流失,这让他心疼不已,要知道这可都是珍贵的营养啊!
“带这么多东西干什么?”老爷子嘴上虽然在责备,但嘴角笑意却是压不住的。
李辰溪故意卖了个关子:“爷爷,我以后要经常回来住的,家里不多备点好吃的怎么行?我可吃不惯那刺嗓子的棒子面。”
一听这话,老爷子顿时喜上眉梢:“真的?等会让你奶给你做肉臊子面。”
说着,他从采购篮的最下面拿出了大肥肉。
老爷子一看,眼睛差点没瞪出来,这么多肉,还都是大块的肥肉,这可都是好东西啊!
“这......”
老爷子有些难以置信,他怀疑孙子是不是把一年的肉定量都拿回来了。
虽然知道城里的物资相对充足一些,但也是有定量的,尤其是肉这种紧俏货。
李辰溪看出了老爷子的疑虑,笑着打断道:“爷爷,您忘啦?我是干采购的,带点肉回来不是很合理吗?您和我奶奶就放心吃吧,以后咱们家吃的喝的都不愁。”
老爷子仔细想想,觉得孙子说得也有道理,毕竟他是采购员嘛。
“这肉真好,爷爷现在就去炼油。”老爷子抚摸着那块大肥肉,满心欢喜。
李辰溪这才意识到,这个时代的人们对油水是多么渴望。
老爷子麻利地将东西归置好,拎起那块大肥肉就去切了,切了满满一盆,然后起锅烧火。
这天气肉是放不住的,要抓紧处理一下。
肥肉炼油,油渣还能用来包饺子,肉馅都省了。
“我去挑点水回来。”李辰溪看见水缸里的水不多了,便起身说道。
老爷子连忙摆手阻止:“辰溪,不用,你堂叔经常过来的。”
李辰溪这才想起负责照顾两老的堂叔李旭强,心中涌起一股暖流。
堂叔家的情况并不宽裕,养育着三个孩子——七岁的来福、六岁的来才和四岁的来芳。
早些年,家里兄弟众多,分家时分到的家产寥寥无几。
幸运的是,李辰溪的爷爷曾伸出援手,这份恩情让堂叔两口子铭记于心,时常前来帮忙,挑水、劈柴等活儿几乎不用爷爷亲自动手。
爷爷又怎会舍得让自己的大孙子去做这些重活呢?
就在这时,三个小家伙从外面跑了进来,正是堂叔的孩子们。
他们赤着脚丫,身上的衣服补丁摞补丁,双手也脏兮兮的,显然营养不良。
几个小家伙,一边跑,还一边嚷嚷着:“大哥,大哥,我们也要吃花生”
很显然,刚才村口的事情已经传开了。
“去,先把洗手洗了。”李辰溪指向远处的水缸。
“搓干净点。”李辰溪一边说一边帮他们舀水。

门卫大叔一听,眼睛顿时一亮,看向牛车上的东西,连忙打开门:“快进去,快进去。”
能给厂里带回肉来,那可真是大爷啊!
进了厂,李辰溪第一时间通知了自己的“老大”王股长。
王股长听到消息后,又惊又喜:“两头野猪?好小子,转正是这两天的事了。走,带我去看看。”
他一点也不低调,一路上还故意散布消息。手下弄到两头野猪,还想让他低调?那是不可能的。终于轮到他们第四科第五股扬眉吐气了,必须要让大家都知道。
采购科其他股的人听后,心里都酸溜溜的。
这是什么狗屎运啊?
其他股长开始训斥手下的采购员,问他们还想不想进步,如果想进步,就得多努力点。
很快,一大群人都围了过来,看着李辰溪带来的两头野猪,不停地咽口水。
“赶紧处理,过称登记,给钱。”王为民对负责接收的人说。
食堂来了两个膀大腰粗的人,拿着杀猪刀,熟练地给野猪去毛、开肠破肚......
“辰溪,这是我们第四科的郑科长。”王为民趁机给李辰溪介绍。
“郑科长好!”李辰溪恭敬地打招呼。
郑科长今天心情格外好,拍了拍李辰溪的肩膀,以示亲近:“辰溪是吧?有前途,好好干!”
“工作中有什么困难吗?”
“科长,没有困难,就是每次大量采购物资时,费时费力,能不能给我批我一辆自行车,我也能跑的远一点去采购?”
科长沉思了一会说道:” 王股长,我记得我们科好像还有一辆二手的吧?去年老张退下去留下的?
“是的,科长,张副科长退休的时候确实还有一辆自行车。”
“那就给李辰溪同志,便于工作开展”。
“谢谢科长,谢谢股长,我一定努力工作,全力以赴,不负领导辜负。”
......
不一会儿,统计结果出来了,两头野猪的净重是203斤。
经过王股长和郑科长的争取,厂里决定以每斤9毛的价格入账。虽然这比市场上8毛一斤的猪肉价格稍高,但没人有异议,毕竟现在找肉真的很难。
别说9毛,就是1块钱,他们厂也得掏,不能让这到嘴的肉飞了。
于是,李辰溪又进账了182.7元。
加上之前的141元,他手上的资金已经超过了300元。
在返回四合院的路上,李辰溪特意在牛车上堆满了一麻袋又一麻袋的红薯,足足搞了两千斤,连拉车的老牛都显得有些吃力,似乎在表达着它的不满。
回到家中,李大贵等人看着橱柜里琳琅满目的大米、面粉、鸡蛋、牛肉干等物品,眼中满是羡慕。尽管他们都已经饿了,但没有一个人动手去拿。
李辰溪一进门,看见他们一个个老实地坐在桌子前,不由得好奇地问道:“都不饿吗?”
“我们都不饿。”李大贵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。
可话音刚落,就有人的肚子不争气地咕咕叫了起来。
不饿才怪呢,本来就没吃饱,还一路颠簸着把野猪运进城。
李辰溪满脸无奈,眼皮一耷拉,翻了个白眼,心里暗自嘀咕着这乱糟糟的局面。
旋即,他提高音量,快速地吩咐道:“来个人,麻溜地出去盯着牛车上的物件,都给我看仔细了,可别让人趁乱顺走咯。还有你,赶紧去灶房,把火生起来,随便煮碗面,手脚麻利点,别磨磨蹭蹭的!”
李大贵闻言,立刻带着一个人到外面去看守红薯。
那可是村民们的救命粮啊,可不能出任何差错。
李辰溪则直接拿出面条,敲了几个鸡蛋下去,很快就煮了一大锅。
“别磨蹭了,赶紧动筷子吃,多吃点,吃饱了有力气。吃完咱就马上回去,你瞅瞅这时间,可不早啦,别耽搁了。”李辰溪招呼着他们。
李大利等人看着锅里的面条,不停地吞着口水。
那可是面条,而且还卧着好些鸡蛋呢!众人瞅着这一锅喷香的吃食,记忆瞬间飘远,使劲回想上次吃得这般好究竟是何时。
脑海里画面一闪,似乎回到了村食堂刚开办的时候。那时,大伙聚在一起,饭菜虽说不上珍馐美馔,可吃得畅快淋漓。但掰指头一算,好家伙,都过去两年了。
李辰溪把大海碗一一分给众人。大家赶忙拿着碗,在锅里挑起面条,也顾不上平日里那些讲究,直接在一旁蹲下,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,那模样,仿佛要把这许久未有的美味,深深印在心底。
一碗接着一碗,直至每人都吃下三碗,大家这才长舒一口气,心满意足地把碗筷搁下,肚子吃得圆滚滚的,浑身透着股说不出的惬意。
李辰溪目光落到大贵身上,郑重地说道:“大贵,你回去跟老支书讲,剩下那六千来斤红薯,村里赶紧派人来拉。
路上可得小心,红薯可是全村人的指望,千万不能出啥闪失。” 离开前,李辰溪不忘叮嘱李大贵。
“好!十六叔,你放心吧!”李大贵应声道。
众人赶着牛车,慢悠悠地朝着李家庄的方向走去。
走出去老远,一个村民忍不住伸手摸了摸自己圆滚滚的肚子,脸上洋溢着满足又带着几分期待的笑容,感慨道:“唉,这次可算是吃了顿好的。下次要是再来,还能这么敞开肚皮吃,那可就太妙了!”
这话一出口,就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,瞬间激起千层涟漪。
周围的人纷纷回过神来,下意识地舔了舔嘴唇,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刚刚那一碗碗热气腾腾、满是鸡蛋的面条。那浓郁的香气,爽滑劲道的面条,还有鲜嫩可口的鸡蛋,仿佛仍在舌尖徘徊,令人回味无穷。
大家你一言我一语,纷纷附和着。不管怎样,他们心里都暗暗下定决心,下次一定要想尽办法争取进城的机会。毕竟在村子里,平日里都是粗茶淡饭,哪能吃到如此美味的鸡蛋煮面条呢?
李大贵瞪了他们一眼:“想什么呢?给我走快点。”
还想这么吃?你们咋不上天呢?
等李大贵他们走之后,李辰溪手里拎着一块分量不少的牛肉干,朝后院走去。
“三大爷,你老人家在家吗?”他轻声喊道。
一个小萝卜头从门缝里探出头来,眼睛亮晶晶地看着李辰溪:“辰溪哥,我爸在呢。”他的小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李辰溪手里那块肉干,哈喇子都快流出来了。
“辰溪呀,快进来坐。”屋内传来三大爷的声音,透着一丝热情。
李辰溪从口袋里摸出两块糖,递给小萝卜头:“喏,给你和你姐分一块。”他知道三大爷家有四个孩子,最大的两个比他也大不了多少,所以只把糖分给了两个小的。
小萝卜头兴奋地接过糖果,眼睛里闪烁着光芒:“谢谢辰溪哥!”说完,他就迫不及待地跑去找他姐姐分享这份甜蜜。
“辰溪啊,怎么还带东西来呢?”看到李辰溪手里拎着的肉干,三大爷心里就明白了,这孩子肯定是有事求上门来了。
“三大爷,我想请您帮忙打造点东西。”李辰溪说着,将肉干放在桌子上。
“哦?要打造什么?”三大爷是个锻工,说白了就是抡大锤的。真要打造什么物件,还得钳工出手。但他也猜到了李辰溪的意思,是想让他找个老师傅来打造。
李辰溪从怀里掏出一张“图纸”,递给三大爷:“就这玩意,应该不难打造。回头你算一下,多少钱,后面我给你”
三大爷接过图纸,仔细看了几眼。确实不是什么精密部件,打造的难度不大。不过,现在没啥材料,要问问厂里,不过你肯给钱,那就简单了。

可他们这些采购员也难啊,京城附近的农村、公社都跑遍了,实在是刮不出什么吃的了。如今乡下比城里还要难。
想要增加采购量,唯有往更远的地方跑。
“辰溪回来了。”
听到股员的话,王为民马上转头望去,只见李辰溪背着个大大的采购篮走了进来。
“小心点,上面都是鸡蛋。”李辰溪提醒道。
众人一听,连忙上去帮忙抬采购篮。
“哇塞!这么多鸡蛋,辰溪,你这是去哪里采购的啊?”
王为民也被这小小的惊喜给惊到了。几百枚鸡蛋呢,还是挺可观的。
“这次跑得有点远,所以前两三天都没回来。”李辰溪解释道。
王为民不仅没有责怪他,反而当众表扬道:“辰溪做得好,你们也学着点。所以说嘛,只要肯往远处跑,物资还是有的。咦,下面还有啥啊?”
“嗯?这底下是肉干?”王为民很快就发现了采购篮里的秘密。
李辰溪笑着解释:“路上碰到个老乡,他家在大草原的亲戚给他寄了几十斤牛肉干,他吃不完,我就给收下了,不过价格稍微高了点。”
王为民一听,大喜过望,连忙摆手说:“价格高点没关系,只要是好东西就行。”
只要采购的价格不要离谱,并且是好东西,都没问题。
这里的正常收购价,可不是市价,而是乡下供销社给出的那个低价。
因此,不少老乡都更愿意把物资卖给他们这些大厂的采购员。
这可是难得一见的肉干啊!他们钢铁厂可是很久没有采购到这样的好东西了。
“股长,咱们能不能留一点?”有人看着那堆肉干,口水都快流下来了,开始打起了小算盘。
稍微截留点物资,这也是采购科的潜规则之一。
当然,这可不是白拿,而是用收购价买一点回家,这也是内部允许的。
但是如果收货验货了,就能在动了。
王为民想了想,说:“肉干这次就不留了,不过鸡蛋嘛,每人可以留一斤左右,把钱给辰溪就行。”
大家虽然有些遗憾,但觉得有鸡蛋也不错,于是纷纷挑起了鸡蛋。
最后,他们每人挑了十个鸡蛋,大约一斤重,给了李辰溪三毛钱。
王为民则把肉干和剩下的鸡蛋拿去登记、过账。
肉干按照每斤2.5元的价格计算,鸡蛋则是每斤4毛钱。
现在牛肉和猪肉的价格差不多,甚至牛肉还要更低一些。
不过,要知道三斤牛肉才能制作出一斤的牛肉干,所以2.5块钱一斤的牛肉干价格也算合理。
最好李辰溪签完字后,拿到了141元,牛肉干和鸡肉分别是125元和16元。
要是去黑市卖,这些东西肯定能卖到更高的价钱,也不怪那么多人喜欢去黑市卖东西。
但黑市散卖太麻烦了,还要冒险,李辰溪仔细考虑了一番后,还是决定暂时先把这些东西卖给钢铁厂。
李辰溪并不急于将手中的钱全部充入脑海中的超市,毕竟在现实中也得留些钱以备不时之需。
中午时分,他在厂里简单地吃了顿饭,但那伙食实在是一般,让他有些吃不惯。
下午,李辰溪在厂里摸鱼、打发时间。
与此同时,在李家庄,进山的村民们满载而归。
从他们脸上洋溢的笑容就能看出,这次进山收获颇丰。
两头一百多斤重的野猪被村民们合力抬了出来。
“辰溪已经回城里了?行,那我组织点人给他送过去。”老支书笑着说道,他压根就没打算给村里留一点肉。
吃什么肉啊?
换红薯不好吗?
眼前这两头肥猪膘肥体壮,个头着实不小。
仔细打量一番,估摸着两头猪加起来得有 280 斤上下。去除猪头、猪蹄、内脏这些,净重大概率能有 200 斤左右。这可不得了,按照眼下的行情,能换将近八千斤的红薯呐!一想到这儿,村民们的眼睛都亮了。
八千斤红薯,那得是多大一堆啊!足够他们整个村子,从现在一直撑到粮食收割的时候了,
黄昏时分,李家庄的村民们终于将两头野猪送到了李辰溪在城里的四合院。
“原来这就是辰溪在城里的住所呀,唉,要是我也能有幸住进这样的房子,那该多好。”一个小伙子羡慕地说道。
一位身形微胖、面容带着几分威严的中年人,当即眉头一皱,伸手不轻不重地拍了下他的脑袋,板着脸说道:“辰溪也是你能直呼其名的?眼里还有没有长辈了!别一天到晚净做些不切实际的美梦,还想着住到城里去,”
这时,四合院的一位大妈走了出来,询问道:“老乡,你们这是......”
“同志,您好!我们是李辰溪老家的人。”
得知对方是李辰溪乡下老家的人,大妈顿时放下了警惕,态度也变得热情了许多。
“几位是来寻辰溪的吧?辰溪还在单位忙乎着呢,没下班。不过照往常的点来看,估计用不了多久就该回来了,你们要不先在这儿稍作歇息,耐心等等。 ”
就在这时,提前下班的李辰溪慢悠悠的回来了。
“你们来了呀?”李辰溪热情地打招呼。
领头的中年人,也就是刚才拍年轻人脑袋的那位,叫李大贵,按辈分得叫李辰溪叔。
“十六叔,老支书让我们送野猪过来。”说着,李大贵掀开牛车上的干草,露出了两头已经凉透的野猪。
大妈瞥见后,顿时倒吸了口冷气。
李辰溪也微微有些惊讶,没想到村里这次能打到两头野猪。
“大贵,你们先到我家里坐一会,我把野猪送去钢铁厂。”李辰溪安排道。
“十六叔,我们帮你......”小伙子自以为很懂事,自告奋勇地想要帮忙。
主要是他也想去钢铁厂长长见识。
然而,李大贵又是一巴掌拍在他脑袋上。老支书跟他说过野猪换红薯的事,这是十六叔跟厂里的私下交易,不能公开的。
越少人知道越好。
你还跟去干什么?
真是没眼力见。
“十六叔,我们就在四合院等你回来。”李大贵对李辰溪说道。
李辰溪点了点头:“橱柜里有吃的,你们自己找点垫垫肚子。”说完,他又转头对一旁的大妈说:“大妈,麻烦您给他们带下路。”
安排妥当后,李辰溪再次用干草将野猪盖好,赶着牛车往钢铁厂的方向赶去。
今天股长特意跟他说过,如果能再努力弄点物资回来,就可以提前转正,工资也能涨到28.5元。有了这两头野猪,转正的事简直是板上钉钉。
甚至,如果只交出一头,也完全足够让他转正了。
到了钢铁厂门口,门卫大叔用带着几分惊奇的语气问道:“你不是已经下班了吗?”
李辰溪停下脚步,递给对方一根烟,笑着说:“弄到点好东西,明天等着吃肉吧!”

很快,李辰溪再次点击了秒杀。
“叮叮叮,秒杀成功,恭喜你获得100斤鸡蛋”。
因为自己家徒四壁,家中基本上没有啥粮食,如果有太多的面粉和鸡蛋出现,被人知晓的话,可能是个麻烦,其次他还注意到秒杀区商品每天不定时更新,所以李辰溪果断的点击了两次秒杀后就收手了。
“有鸡蛋和面粉,短时间可以说不会饿了,还可以换一些钱财。”
“每天秒杀的商品还不定式更新,也不知道明天是什么秒杀?”
“对了,还得报答阿婶的一饭之恩。”
李辰溪一边想着面粉和鸡蛋,一边研究着超市系统的功能。
他突发奇想,试着将现实中的物品放入储存包,于是目光落在了家中的那张桌子上,,心中默念之下,桌子竟真的瞬间转移到了储存包之中!
“这......”李辰溪瞪大了眼睛,心中涌起一阵狂喜。
这储存包简直就是打家劫舍的必备神器啊!有了它,以后行事无疑会方便许多。
他继续研究着超市的功能,却发现外面已经天已经快亮了。
于是,他拿出鸡蛋水煮了几个,囫囵吞枣的就咽了下去。
为什么不用面粉蒸一锅馒头呢?
因为时间来不及了,今天是他入职钢铁的第一天,决不能迟到。
便早早的就去了厂区。
他的岗位是采购员,主要是为厂区采购物资。
采购部门分为四个科,每个科下辖五股。
李辰溪在第四采购科第五股,股长王为民,成员十人。
股长王为民现在很头疼,科长下发命令,要求他们各股想方设法增加采购量,厂里也开始出现粮食危机了。
食堂一再缩减工人的伙食,听说昨天又有工人晕倒,好在这次没有造成生产事故。
可他们采购员也难,京城附近的农村、公社,跑了又跑,实在是刮不出什么吃的。如今,乡下比他们城里还要难。
想要增加采购量,唯有跑远一些。
股长王为民简单的开了个欢迎仪式后,李辰溪就算入职了。不过只能算是实习,还不算正式员工。
......
下班后,李辰溪就回到了院子。
此时,已经有人在用水洗漱,一位满脸菜色的大妈见状便和他打起了招呼:“辰溪,今天上班怎么样呀?”
“还可以,二大妈你吃了没?”李辰溪微笑着回应道。
这座四合院里也有三位大爷,和某部电视剧里的设定有些相似。
一大爷住在前院,是钢铁厂的医生;
二大爷住在中院,就住在李辰溪的对面;
三大爷则住在后院,是钢铁厂的六级锻工。
不过,他们四合院的三位大爷性格都比较正常,没有那些电视剧里夸张的毛病。
这让李辰溪感到十分欣慰。
二大妈尴尬地笑了笑,现在各家各户都粮食紧缺,不上班的人基本上都吃的很少,一天两顿,有的家庭甚至一天一顿,不过都是吃的稀汤汤。
也就当家的要上班,晚饭才会勉强吃上两三个馍馍充饥。
“辰溪啊,你今天上班预支到工资了吗?”犹豫了片刻后,二大妈还是忍不住凑近小声问道。
李辰溪闻言笑了笑:“预支了一点,二大妈,您是打算借钱吗?”
他问得很直接,因为如果有能力的话,他还是很乐意帮助院里需要帮助的人的。
毕竟他们四合院的居民们作风都比较好,也很团结。
李辰溪小的时候没少受大家的照顾,吃过百家饭。
他们这座四合院,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情满四合院,充满了邻里间的温情与关怀。
二大妈轻轻摇头,眼中满是忧虑:“我家虽然也过得紧巴巴的,但总还能勉强熬下去。可阿婶家昨天就彻底断粮了,辰溪啊,你要是能帮衬一把,就尽量帮帮他们吧!”
她家有三个孩子和一个老人需要照顾,虽然也经常半夜饿得睡不着,只能起来喝水充饥,但总还算能勉强维持生计。
而隔壁的阿婶家,情况就真的要糟糕得多了。
两个老人,一个寡妇带着两个孩子,生活的重担全都压在了那个寡妇的肩上,实在是太难了。
想当年,阿婶家也算是比较富裕的,阿婶的儿子是货车司机,福利待遇都不错。
可谁能料到,天有不测风云,阿婶的儿子竟然遭遇了车祸,整个家瞬间就塌了半边天。
如今,阿婶家全靠阿婶苦苦支撑,哪里还能顾得上温饱呢?
李辰溪闻言,沉默了起来。
没想到,阿婶家都断粮了,还能拿出家里仅有的一点面救了我,俗话说,滴水之恩要涌泉相报,他默默地点了点头。
他回家收拾后,便提着家中十余斤面粉,朝阿婶家走去。
“阿婶好!”刚走到阿婶家门口,李辰溪就看到那位面黄肌瘦的女人正坐在门前忙碌着。
眼前的阿婶,虽然明显营养不良,但手中的针线活却一点都不含糊。
看到李辰溪来了,阿婶笑着打起招呼:“哟,是辰溪呀?今天上班还顺利吗?你爸真是个杀千刀的,想找个伴儿也不用跟人跑了啊!”
李辰溪无奈地摆摆手:“不说他了,阿婶,您也给我纳一双鞋底吧,我用这袋面粉跟您换。我今天预支了一点工资,想买双鞋,刚好看见你在纳鞋,就给我来一双吧。”
话还没说完,他将手中的面粉已经放下,转身就离开了。
阿婶看着那袋珍贵的棒子面,双手微微颤抖着,眼眶也湿润了。
“好孩子,真是好孩子啊......”她喃喃自语着。

她家真的是太需要粮食了,从昨天开始,家里的顶梁柱和儿媳就四处奔波去弄粮食,可现在这个年头,谁家都不宽裕啊!又有谁会愿意拿出多余的粮食来换鞋底呢?
看来,辰溪这孩子是不忍心看她家挨饿受冻,专门跑来雪中送炭的。
这份情谊,让阿婶感动得热泪盈眶。
李辰溪很快又回到了屋,和起了面来,准备今晚加餐,蒸一锅馒头。
不到2小时,一锅馒头很快就出炉了。
李辰溪一边吃一边打开了“58超市”。
还是和早上一样,只有空荡荡的“一元秒杀”几个字。
但很快他就注意到,背包里有1枚好人卡。
好人卡?
神马东西?
我也没谈恋爱啊。
就我现在的条件,估计狗都看不上我。
仔细一想,现在是建国后的50年,肯定不是我理解的那个好人卡。
那肯定是做好人好事了,难道是做好事能获得好人卡?
好事?我刚才给阿婶送了15斤面粉,难道是这个?
“好人卡,使用成功!“
“叮咚,恭喜你解锁肉食区,本次消耗好人卡1枚”。
李辰溪点击后发现空荡荡的一元秒杀区旁边有一个“肉食区”的牌子。
“肉食区”里面的商品琳琅满目,有”五花肉、猪蹄、大肠、鸡、鸭、鹅…等等“。”发财了,发财了,这下再也不用慌了。 “
”超市在手,天下我有”。
“看来要解锁超市功能,初步看来要做个好人才行”。
“那我会不会成为第一慈善家呢?”
......
很快,李辰溪就兑换了5斤大肥肉,看着超市超市余额从18元变道13元,一阵肉疼。
“看来,要想办法增加收入才行了。“
一夜过后,李辰溪早早起了床,按照原计划,今天他得下乡去采购物资。
然而,他深知现在的乡下情况堪忧,粮食短缺,人们都在为生计发愁。
但即便如此,为了工作,他还是得走一趟。
毕竟,在中国,农村总是扮演着兜底的角色,从古至今都是如此。
但是,他现在有“58超市”,这些都不是问题了。
还可以利用超市兑换物资,一个生财之道瞬间就在脑海生成了。
思索半天后,李辰溪放弃了原主计划,一个刚入职的职工,非常顺利的就采购到了大家伙都难采购的物资,这很难说的过去,避免惹人耳目,所以他决定下班后去看望原主的爷爷奶奶。
万一还能获得好人卡呢?
不过在这之前,还是要来个“一元秒杀”。
今天的商品居然有三样:花生、红薯和糖果。
都是100斤装。
很快李辰溪就在三条秒杀成功的信息后出门了。
沿着脑海中的记忆,花了两个多钟头的时间,终于来到了李家庄。
这一路上,他目睹了太多困苦的人民,心中五味杂陈,却不敢多看,生怕自己会心软。
他知道,眼下的国家正处于困难时期,自己无能为力,救不了太多人。
目前,他只想先过好自己的生活,同时尽自己所能去帮助那些值得帮助的人。
当李辰溪快要进村的时候,他赶紧把准备好的2斤大肥肉、50斤花生、10斤鸡蛋、10斤面、1斤糖从储存包中拿出来,放在背篼里。
就在这时,一个熟悉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:“辰溪,又回来看太叔公和太叔婆呀?”
他转头望去,只见几个年纪相仿的青年正在搬石头。
其中一人他认识,是堂哥家的儿子李大福,小名旺财。
虽然年纪相仿,但按照辈分,旺财得叫他叔。
“旺财,你这小子,怎么叫人的呢?要不要我找我那堂哥聊聊?”
李辰溪半开玩笑地说道,其实并无怒意,只是想逗逗这个年轻的后辈。
李大福,也就是旺财,一脸郁闷,平白无故地矮了一辈,心里自然有些不乐意。
但碍于辈分,他还是乖乖地叫了一声“叔”。
......
乡下的情况比李辰溪想象的还要糟糕。
他甚至还碰到了几个正在啃草根的孩子,一个个饿得面黄肌瘦,看着都让人心疼。
李辰溪实在不忍心,便喊他们过来。
“知道我谁不?”
李辰溪看着眼前的这几个孩子,他们穿得破破烂烂,严重营养不良,其中一个小女孩的眼神里满是怯意。
一个小家伙忽然上前指着自己,“我知道你,你是俺的十六爷爷”
李辰溪望去,只见那个小家伙还流着鼻涕,猛地一吸,然后咕噜一声,竟然把鼻涕给吞下去了。
这一幕让李辰溪感到头皮发麻,心里五味杂陈。
心中思量,能叫他十六爷爷,应该是族中某个堂兄的小孙子。
“都排好队,一个一个来”李辰溪吩咐道。
小家伙们一听就知道李辰溪要给他们礼物,之前他们遇到过这样的人。
于是一个个立刻乖乖的排好了队。
远处,有几个大人正在看着这一幕。
“是辰溪回来了。”
“瞧瞧人家辰溪,在城里吃皇粮,过得可滋润了。”
“是啊,辰溪也到了该成家的年纪了,我娘家有个表侄女,长得那叫一个水灵,和辰溪正般配呢。”
“得了吧,你那点小心思谁不知道啊?人家辰溪眼界高,肯定得找个城里姑娘。”
......
李辰溪浑然不知,村里的妇人们已经开始琢磨着给他介绍对象了。
此时,他已经让眼前的小家伙们排好了队,从背篼里拿出一个布袋,里面装满了零散的花生。他伸手进去,一把抓出了好多花生。
“用衣服兜着。”他吩咐道。
“谢谢十六爷爷!”他们兴奋地喊道,连忙把衣服打开来接花生。
“到我了,到我了!谢谢十六爷爷!”其他孩子也迫不及待地喊道。
分完这些孩子后,花生还剩了不少。李辰溪把它们放回了背篼里,打算拿回去给爷爷炒了喝酒。
得到礼物的小家伙们撒丫子向着村子里跑去,逢人就说是十六爷爷给的。